你所不知道的历史趣味知识

1.“一问三不知”指哪三不知?
一个人如果连续问另一个人几个问题,对方都答不出来,我们就会说对方“一问三不知”。这句话最早见于《左传》。晋国的荀瑶率兵攻打郑国,荀文子以为对敌情不甚清楚,不可轻举妄动,他对荀瑶说:“君子之谋也,始中终皆举之,而后人焉。今我三不知而入之,不亦难乎?”所谓“三不知”就是说对一件事情的开始、经过、结局都不了解。
2.“奉天承运皇帝诏曰”的来历。
现在正在播放的宫廷电视连续剧,我们常常看到太监在宣读圣旨的时候,总拿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”开头。其实这句话到明朝皇帝朱元璋时才有,而且也不是这样断句的。1368年,朱元璋在南京称帝,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,其中一座规模最大的朝会大殿,取名为“奉天殿”。这是朱元璋和大臣们议事的地方。为了向人们昭示他登上皇位是奉天的旨意,也就是进一步阐明自己做皇帝的“合法性”,他把手拿的玉圭也刻上了“奉天法祖”字样,而且还写了《御制纪梦》一文,说自己梦游天宫,见到了“道法三清”,紫衣道士授以真人服饰和法剑,为“奉天承运”找到了事实根据和理论基础。朱元璋便自称“奉天承运皇帝”,他颁发的诏书前面都要加上“奉天承运皇帝”六个大字。
3.古代考中状元为何称为“独占鳌头”?
科举时代,经殿试由皇帝钦点为进士中一甲第一名的状元,谓之“独占鳌头”。传说鳌是汪洋大海里的大龟或大鳖,法力无边,他原本是海龙王的三太子,因偷吃了玉皇大帝的玉浆液,被罚到东海为鳌。老祖宗往往视鳌为保护神。唐宋时期,在宫殿门前台阶上镌刻巨鳌的浮雕,所以宫殿又称鳌宫。殿试录取的御赐进士中,一甲三名的状元、榜眼、探花要到天子座前的阶下迎接殿试榜。其中状元位置居中,且稍前于榜眼、探花,如三角形的顶角位置,正好站在第一块御道石正中镌刻的巨鳌头部,独个踏在鳌头之上,这就是“独占鳌头”的由来。

4.汉字何时开始横着写的?
清以前,汉字都是从上往下竖着写的。这是因为在汉代还没有发明纸张前,人们通常都是用竹简(丝帛太贵)作为书写工具的,但竹简太狭长,毛笔写的字所占范围又大,古人只能采取竖着写的方法,后来东汉有了纸张以后,这种书写习惯仍被保留下来,清末,西方人书写方式被中国人接受。新中国建立后,
1955年元旦《光明日报》率先采用汉字从左向右,横着排版的方式,此后《人民日报》也改为横版,汉字从此横着写了。
5.金龟婿的由来
与“乘龙快婿”指“女儿的配偶”不同,金龟婿侧重于指“女子的配偶”。这个词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《为有》诗:“无端嫁得金龟婿,辜负香衾事早朝。”将女婿称为“金龟婿”,与唐代官员的佩饰有关。据《唐书·职官志》《新唐书·车服志》载,唐初,官员五品以上,皆佩鱼符、鱼袋。武则天时改官员所佩鱼符为龟符,鱼袋为龟袋。并规定三品以上龟袋用金饰,四品用银饰,五品用铜饰。可见,金龟指用金制成的龟符。但无论所指为何,均是亲王或三品以上官员。后世遂以金龟婿代指身份高贵的女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