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暨惠州科技馆“双进”活动启动

机器人竞赛吸引了139名小选手参加。 东江时报记者方炳徐 摄
惠州日报讯 救援机器人展示、机器人比赛踢足球、两个机器人PK……这些精彩镜头昨日出现在惠州科技馆,引来阵阵掌声。昨日上午,TCL杯第四届惠州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暨惠州科技馆“双进”活动启动,来自我市各校57支队伍、139名参赛小选手带着他们的得意作品,向评委们展示我市青少年机器人制作创意和水平。
据悉,机器人竞赛将在今日上午闭幕,从中胜出的30支队伍将代表惠州参加5月份在我市举行的广东省第十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。

机器人创意比赛展示的救援机器人中,八成以上以日本地震为背景。 东江时报记者林奶花 摄
比赛新增2个项目
今年竞赛分为机器人基本技能比赛、机器人创意比赛、机器人足球比赛、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、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5个项目,其中后两个项目是在我市首次举行。
首次开赛的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和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,相对其它项目显得比较陌生,但由于各个参赛队伍早有准备,也难不倒小选手们。两支比赛队伍上场后,只见他们各派出一个机器人,在规定的工程场地里抢夺塑料圈,用最快的速度套在柱子上,双方还要阻止对手,谁套的塑料圈多,这个柱子就归谁,抢得较多柱子的一方胜出。这个比赛不仅考验机器人捡拾物品、放置物品的准确度和速度,还检验了机器人的“作战”能力。
救援机器人功能多样
机器人创意比赛展示区也很引人注目。今年项目主题是救援机器人,选手们不约而同选择了近期发生的国际重大灾难、事故。绝大多数选手以日本地震为背景,制作了针对地震救援、海啸救援、核泄漏救援的机器人。
这些机器人功能多样,包括智能探路、清除障碍、运送物资、灭火降温、收发信息、生命探测、防辐射、填坑搭桥等等,令人佩服选手们的巧思。其中,由惠东中学高中组代表队制造的“一点零”机器人,同时具备堵住核泄漏、灭火降温、收缩身体通过坍塌狭窄路段、生命探测、防余震等5个功能,可谓全场功能最全的一款机器人。

“海洋救星”是专门为海洋救援工作设计的。 东江时报记者林奶花 摄
全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5月在惠举行
从2008年开始,我市已连续举办了3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。随着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制作活动的普及与推广,每年参加竞赛的人数不断增多,竞赛规模逐年扩大,竞赛水平不断提高,已经成为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一项品牌活动。今年5月上旬,全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将在我市进行,这也是我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一大盛事。
市科协主席黄细花称,我市将针对青少年特点,多层次、多渠道举办各种科普讲座、展览、培训、科技竞赛等活动,同时发挥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的示范作用,以惠州科技馆为基地,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和青少年机器人培训工作。
现场特写
八成机器人功能是救灾
地震救援机器人、核泄漏救援机器人、速援搭桥者、开路先锋……在全场展示的10多款机器人中,以日本地震为背景,针对地震及次生灾害如海啸、核泄漏制作的救援机器人,占了80%以上。
热门 救援机器人各有长处
市九中的陈秋鹏、杨壮宾、林业森3位同学设计的“九中机器人救援队”,采取团队作战的方式,由机器手臂、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组成,“在震区中,机器手臂搬开被困者周围的障碍物,然后人形机器人把人抱出,放到四足机器人的托架上,运送到安全区”。
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核危机,也给了同学们灵感。“要降低核反应堆的温度,阻止核爆炸,就必须给反应堆注水。我们制作的‘无畏勇士’机器人,不畏惧核辐射、化学毒气、烟雾瘴气等恶劣环境,并且是智能的高压消防车,能识别高温,自动喷水,迅速将其降温。”市五中机器人小组的同学们介绍说。
惠阳区实验小学的叶俊杰、任志恒、唐培同学制作的“先锋一号”救援机器人,能在水、陆、泥、沙、草地等环境工作。
冷门 “海洋救星”清除海洋污染
全场惟一的海洋污染处理机器人——“海洋救星”可以说是最冷门的一个主题了,在众多地震、核泄漏救援机器人中另辟蹊径,也十分吸引眼球。市麦地小学学生黄昱培在一个大水槽里进行了演示,只见轮船形状的“海洋救星”通过身上的污染探测仪器,来到“石油污染区”,用两侧安装的水泵抽取泄漏“石油”,运送到“石油处理区”。
“‘海洋救星’是专门为海洋救援工作设计的,像去年墨西哥湾漏油事故,就可以进行污染物处理并清理海面。”黄昱培告诉记者。
全能 “一点零”同时具备5功能
要说“最全能”,当推惠东中学高中组代表队制造的“一点零”机器人,它同时具备堵住核泄漏、灭火降温、收缩身体通过坍塌狭窄路段、生命探测、防余震等5个功能。制造者还不满足,将它命名为“一点零”,意思是接下来还要升级版本。
主创之一的刘建庭同学告诉记者,这款机器人是纯手工制造,由于考虑到各种功能,所以外形上“多手多脚”。只见“一点零”先来到“核泄漏区”,敏捷地将泄漏口堵住,然后一路来到“火灾区”扑灭大火,接下来又赶到“坍塌区”,收缩身体两侧,顺利通过狭窄通道,来到“废墟”,清除障碍物,将被困者救出来。“震区经常会有余震,为了防余震,‘一点零’的下方还装有吸盘,能够牢牢吸住地面。”
相关新闻
惠州科技馆成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
昨日,惠州科技馆被授予“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”、“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”两块荣誉牌匾。同时,惠州科技馆“双进”活动启动,该活动由市科协、市教育局、市科技局、市文明城市工作局、市文明办联合举办,一方面组织惠州科技馆的活动进校园,同时组织学生走进惠州科技馆,为青少年科普活动提供大课堂,促进校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有机融合。
昨日,惠州科技馆被授予“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”、“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”两块荣誉牌匾。同时,惠州科技馆“双进”活动启动,该活动由市科协、市教育局、市科技局、市文明城市工作局、市文明办联合举办,一方面组织惠州科技馆的活动进校园,同时组织学生走进惠州科技馆,为青少年科普活动提供大课堂,促进校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有机融合。
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林奶花 通讯员陈建学 朱晓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