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试卷评讲课”更显真功夫
“一个人只有了解了自己,才能战胜别人”。通过什么了解自己呢?当然最好的方法是做考试卷,通过考试学生能从全方面的综合评定上给自己在同龄人中找准位置,更可以通过分析题型来判定自己的优缺点。
评讲试卷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活动。一单元考完既是对学生的检阅,也是对教师的教学一次评价,学生在一张试卷上争高低,教师也在一张试卷上见优劣。上好试卷评讲课,对学生掌握学科知识,拓展思维渠道,取得优良成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但是,我发现一个很突出也严重缺乏实际有效的“技战术指导”。直白地说,就是多了理论的架子,少了实战的底子;多了漂亮的面子,少了要紧的里子;多了抽象的归纳演绎,少了具体的方法措施;多了不切实际的侃侃而谈,少了贴近实战的默默求证。
比如,我们喜欢照搬考试大纲的能力层级,还设计出一个知识树的模式。实际上,这些理论就是教师也未必理解透彻,又有多少学生会关心呢?
比如,我们习惯于归纳一些语法现象,像病句的种类、文言翻译的要领、诗歌欣赏的常见错误等,然后打包批发给学生。但是,真正考试时,又有多少学生会“按图索骥”呢?
那么,如何才能提高试卷评讲课的实效呢?
1、联系课本,回归教材,让学生课本知识忽视不得,从而认识复习教材的重要性。长久以来,学生,甚至部分教师都有这样的误解,觉得课本知识和考试关系不大。因此,课文教学流于形式,学生也主观地把课文排除在备考之外,师生整天泡在师海里。实际上,考试的文言文材料中,几乎所有的虚词和实词都可以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用法、例句。在作文评讲时,针对学生知识点不足、生活面不宽、例证不丰富的现状,教师可以强调参照学过的课文——课文中有耳熟能详的名言佳句,课文中有浑然圆满的结构形式,课文中有恰当精彩的例证材料。教材是最方便最实惠的学习参考,又何必舍近求远呢?
2、民主评卷,让学生挑大梁唱正戏,既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训练,又可以让学生在争论中摸索解的有效途径,从而建构自我的知识体系。在实际教学中,可以这样操作: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讨论试卷,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出一份学生自己的“答案”,并在黑板上公示;教师在学生的质疑声中答疑。
3、强调技巧,重视思路,让学生感到语文复习有法可依,语文解题有章可循。这样可以增强学习语文复习语文的条理性,强化学生学好语文考好语文的自信心。比如,病句“点”的把握,文言文中依照结构上下贯通来理解词义,现代文阅读理解等,都有一套直接可行的解题思路的。
4、大胆下水,显示教师的英雄本色。由于年龄、经历、经验等原因,师生本来就处于不对等的教学态势。在试卷评讲过程中,我们很容易把这种不对等发展到极致:考试中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,学生的心态是紧张的,而且学生是单独作战;教师则有良好放松的心理和足够的时间去分析试卷,不理解的题目可以集体备课,可以查阅工具书,右以由果到因分析答案。我们却痛感学生愚不可及,“少一根筋”。为什么我们不撸起袖子,扎起裤腿,勇敢下水,在不知道答案的前提下,潇洒走一回呢?我们会“挂”吗?我们会不会比学生更惨?不管怎样,我想学生或许会佩服你认同你接纳你,因为你是他们的“战友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