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应疏不堵
我班学生张景,父母从去年开始双双外出打工,14岁的孩子独自一人留在家里,父母每周回家把吃的用的准备齐全,但毕竟他还是个孩子,父母不在身边,一人在家空虚寂寞,就迷上了游戏,沉迷于网吧,每天放晚学之后都要去网吧玩上几个小时才肯回家,父母发现后就大打出手,但父母的拳头并没有打住孩子对网络游戏的迷恋,反而越玩越火,开始说谎,家长只要不是从网吧里拖出来他就死不承认,即使从网吧拖出来,他也还抵赖,硬说在等朋友或找人等等,打死也不承认让家长也越管越严厉,越打气越大,一而再,再而三地折腾,他毫无就此打住的迹相,无奈之下,家长把孩子转到我们学校,因为我们学校有住宿条件,父母如实地把这些情况告诉了老师,希望老师能严加管教,张景非常清楚父母把他转到这里的目的。
在刚转来的一个月内,该生表现得很守纪律,言语少,对老师尊敬,和同学相处也很融洽,我很高兴。就这样很安静地过了一个月后,突然有一天,有同学向我反映:他虽然晚上不去了,但双休日每天都泡在网吧,因为他是转来的,他的行动都是独来独往,我难抓把柄,这样他得逞了几次,就越陷越深,慢慢地就开始放学后也去了,有时彻夜不归,为了避开老师同学的注意盯梢,他就伪装撒谎,伪装得越来越像,撒谎也撒得越来越天衣无缝。有一次,他连续几天请假,让我们产生了怀疑,但没有把柄,即使找他也没用,所以我就改变了方法,经常和他拉呱,希望他无意中能露出马脚,功夫不负有心人,有一次他无意中说出自己QQ上的事,我立即加他好友,通过QQ可以了解他在线时间,通过查他的IP知道他所在的区域,可以抓住蛛丝马迹。但我高兴地太早,他以后也不轻易上QQ了。
对于他的沉迷而不能自拔,老师和家长都深感担心,挽救这个学生成了我们级部的重点课题,我们分析了他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,是无聊空虚所致,说谎的原因是因为他怕家长老师,分析孩子的弱点是自控能力太差,分析老师家长的弱点是方法简单粗暴,研究孩子抓住了老师家长粗心大意无暇顾及的弱点,围绕这些问题,我理出一条帮助教育他的思路线索:首先,不能再让他空虚寂寞,让他的母亲留在家里照顾,让他情感有所依托,抽时间和他一起谈他喜欢的游戏,他正在玩的游戏有什么难过的关,玩游戏的心得等,然后帮他正确认识网络游戏的特点:级别无顶是诱惑,时间无顶是耗你,行为不升级是简单重复,教育他网络游戏可以了解,但不可以沉迷。看我这么大岁数都可以把游戏说得头头是道,对他确实很有威慑,他开始有些自惭的情绪,终于可以找到灭他士气,长我威风的时候了,结合写作课的话题作文训练,常常引导他考虑网络的一些体会感悟。对有严重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不能过于急,他撒谎有他撒谎的理由,对老师撒谎的理由是因为他怕,对家长撒谎的理由也是怕,其实,仔细一想,怕是好事,是可以挽救的信息,试想他如果连怕都没有了,哪就真的无药可救了,认真分析他到底怕什么呢?怕挨揍?他不怕,那点痛,算什么;怕面子,有点,抓住他怕是因为好面子的心理,连我一个四十多岁的人都玩不过,对他打击不小,如果能有机会再杀杀他的锐气,有可能使他放弃。
我抓住他怕的心理,耐心地等待机会,机会终于来了。
有一天,他的表现很奇怪,同学说他几乎一天没说一句话,最后一节课,他告诉我说他肚子痛,要回宿舍取药,我摸了一下他脑袋,好像没事,但还是让他回了宿舍,一会儿,他吃完药回来了,一直低着头,放学时,我问他有没有事,他说他想请假,我摸了一下他脑袋,看他气色感觉没事,但我还是准了假,第二天,我赶紧上班去看他,他的脸色让我好担心,面容憔悴,眼圈发红,我以为他真的病了,就问他怎么了,结果越问他越闪烁其词,让人琢磨不透,这时,脑子里突然有一个想法,可能在网吧又是彻夜未归,这次我没有惊动他,我先与他的母亲通了电话,他昨晚没回家,向值班的领导老师以及班上的同学做了仔细的了解,得知他彻夜未归,我去宿舍查看了一下情况,发现他的铺盖放成了筒形,貌似有人在,我完全明白了,为了能上网吧,他真是煞费苦心啊。
我开始问他的时候,他矢口否认,他坚持说自己昨晚回家没坐上车,就返回学校直接进宿舍睡觉,我就紧追不舍地仔细问,问他活动的时间,问他活动的地点,人证,具体的活动过程,结果,语无伦次,闪烁其词,漏洞百出,我没指出他在撒谎,只是让他反复把自己说的话进行重复,让他自己给自己的说法进行解释,他无法抵挡我的有备而来,这次真的杀了他的锐气,从此,他的行为开始慢慢地收敛,我也慢慢地给他制造一些可以让他有顺着而下的台阶,我不能知道以后他会怎样,但至少在这件事上,他能够做好了。
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,从思想上认识,从行为上自觉,而强行去禁止,只能让学生变本加厉,让你越来越陷于尴尬,难以处理。